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五味子与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五味子与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黄芪,黄精,麦冬,北沙参,五味子一起煮水喝有什么功效作用?
虚者补之,损者益之。
此处方具备主体性益气补后天之肺阴功能属性,善治疗肺肾阴虚兼气虚之咳嗽症,伴少气、汗症、失眠、消瘦、潮热,或五心烦热,失音短气等调理。
本处方润阴肺滋肾水,金水相生,治肺为主,益肾为标,具备养阴化痰,标本并治为特色功能,重在肺肾之间“先后天"阴阳相互资生关系统一性特色。
黄芪补气;黄精气阴双补;麦冬、北沙参养阴润燥;五味子味酸,敛阴宁心。
这几个药都是补药,放在一起煮水代茶饮可以益气养阴,宁心敛汗。适用于气阴不足而出现的口干烦躁,乏力盗汗自汗等症状。
黄芪、黄精、麦冬、北沙参、五味子都为中药材,其中,黄芪、麦冬、北沙参、五味子都是国家批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草药。一般来说,家庭中黄芪、麦冬,很多人都比较熟悉,常用,但对于黄精、北沙参、五味子用到的较少。主要是因为对于一些喜欢养生的人来说,黄芪、麦冬,常被用于一些家庭煲汤中。不过毕竟为中草药,还是要做一下细致的了解,才可以作为煮水代茶饮用。来分别认识一下:
黄芪
黄芪,第一补气药,大家不再陌生,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,性甘、微寒,归脾肺经,中医认为,黄芪具有补气升阳、益胃固表,、利水排脓、生津养血的功效,黄芪善意补肺气,对于一些中气下陷、气不摄血,盗汗有很好的功效。
最佳搭配:黄芪+当归 (补益气血 ) 黄芪+黄精+枸杞+西洋参(气血双补)黄芪+丹参(胸痹心悸)
黄精
黄精,为补阴药,为百合科植物黄精的干燥根茎,主要含多糖、皂苷类、黄酮类等成分,中医认为:黄精药性甘、平、归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补气养阴、健脾润肺、益肾的作用。黄精善补肺气和肾气,填精髓,气血双补,且平润而不燥。
最佳搭配:黄精+枸杞(补肝益肾、改善神经衰弱、贫血) 黄精+党参+白术(改善食欲不振,倦怠乏力)
关注执业中药师“药文汇”,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健康常识
黄芪,黄精,麦冬,北沙参,五味子一起煮水喝有什么功效作用?
最近,在网上看到很多类似几味“裸中药”组合一起后被问功效的。有种感觉,貌似很多朋友把中药当成茶了,随随便便自己搭配几样来泡着喝。可这么做是不正确的。其实,中药很复杂,它包括性味归经,升降浮沉,有毒无毒,十八反十九畏等。一旦对这些专业知识不了解的前提私自用药,很容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!
回头仔细看一下题主这几味药:黄芪是补气药,味甘,性微温;黄精是补阴药,味甘,性平;麦冬是补阴药,味微苦,性微寒;北沙参是补阴药,味甘,性微寒;五味子是收涩药,味酸,性温。还好,这些药里没有大寒大热和药性峻烈的,也没有违反配伍禁忌的情况,并且药物都没有毒,这点就放心了!不过,严格意义上讲,是需要有配方用量的,但是这里没有,这点是这个方中不标准也不全面的重点所在。
但我们还是能看得出来,整方组合的出发点是为了治肺虚咳喘的。
因为,黄精、麦冬、北沙参三味药是同类(补阴的)并且功能相近的药,这在中药配伍中叫相须为用,目的是增强药品的共同功效。三药的共同点都能入肺经,并治疗因肺阴虚产生的燥咳、干咳无痰等。而且它们在方中占比是60%,足见其所起的分量之重了。
另外,我们知道,肺是主宰人体气的通道,并且也是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,它不但要吸入清气呼出浊气,还要把脾转化完的精气与津液布散到全身变成汗液排出体外。一旦肺气不足,必将会出现咳喘无力,易出虚汗等系列肺气虚的症状。而黄芪的补气之功是出了名的,它既补中气,又补肺气。在此方中,恰恰是利用了黄芪补肺气并且止汗这点。
再来说说五味子,它的用途也很广泛,既能治肺阴虚的久咳不止,又能治肾气虚的咳喘不停。并且对盗汗,遗精,五更泄泻,失眠多梦等都有帮助。方中还是重点利用它的治咳功用。
综上分析:黄芪、黄精、麦冬、北沙参、五味子一起煮水的主要治疗方向是,肺的气阴两虚产生的燥咳,干咳,久咳,自汗、盗汗等症。
最后,强调两点注意事项:
1.由于此方有三味补阴药,一味补气药,两者都属补虚药,中医讲“虚不受补”,不虚者不能补。尤其是黄芪的药理药性都较复杂(这点笔者在另一篇黄芪的问答里有详细强调,这里不再赘述,建议参考)。
2.服用此方时,不能同时服用其它碱性中药,比如:瓦楞子、海螵蛸、朱砂等中药或者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以及碱性西药,如:氨茶碱、胃舒平、乳酸钠、碳酸氢钠等。因为五味子酸性较强,容易与这些药物发生中和反应,而影响疗效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五味子与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五味子与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